这是我们的大国脊梁

  • 解学辉
  • Published: 2018-11-16
  • 4068

    霜降已过,天气逐渐寒凉。2018年10月27日却是个分外晴朗的日子,秋高气爽,阳光和煦,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微电子学院党委9303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组织生活会,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体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切身感受了过去的艰苦岁月和众位科学伟人的优良品格。

    当天下午,各位同志集合完毕以后,在讲解员黄丽君同志的带领下,走过崎岖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林深处的纪念馆。

    经过黄丽娟讲解员的解说,大家对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历史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有了清晰的了解。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原址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怀柔试验基地,旧址在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现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内,出于保密原因,基地当时对外称北京矿冶学校

    讲解员以历史事件为脉络,成果为重点,配合展品,向我们阐述了中科院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贡献。展厅中更是展出了钱学森先生的手稿、钱三强先生手绘的老母鸡下蛋图、火箭模型等珍贵展品。

    在上世纪,“两弹一星”这四个字中包含了三个震惊全世界的成果。其中两弹分别代表核弹(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一星代表人造地球卫星。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少海外的科学家学有所成后,纷纷从国外回国,报效、建设祖国。但是我国科技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合作协议,在短时间内撤走了所有专家和仪器设备,留下了一批半截子工程。从此中国科学家就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研发展道路。当时中国科学家不辱使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面,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作为后辈,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感谢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他们,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作为大国脊梁,扛起了民族的重担。有幸得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的我们,当有这种民族责任感,从老一辈中接过这光荣而沉重的使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成长为新生代的中坚力量,作为脊梁,撑起未来的蓝天!

 

/李思颖

/李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