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境外访学交流系列
自由荷兰—访学荷兰,在文化碰撞中完善自我
作者:孙利鑫 国科大电子学院2014级博士
2016年10月,作为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留学生的一员,我来到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械、海事和材料工程(3ME)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和交流。转眼间,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1个月,还有三周就要回国了,心里面有期待,也有不舍。
刚到代尔夫特的第二天,我就兴冲冲地跑到学院去报到,本以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轻松找到老师们的办公室,可是一到学院就傻眼了,偌大的一个学院,我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起。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磕磕巴巴的英语求助,却误打误撞地问到了一位生物力学部门的教授,他拿着手中的咖啡就带我上上下下参观了整个部门,最后终于找到了跟我一直保持邮件联络的博士后。
在这里,最让我兴奋的是,不仅可以见到以前拜读过的论文的作者,还可以直呼其名,甚至有机会一起喝咖啡聊天。在这里,我没有被排外的感觉,因为周围有很多国际学生,就拿我所在办公室的同事来说,六个人里面只有两人是荷兰人,其余的分别则来自法国、意大利、墨西哥和伊朗。学院秘书提供的服务也很贴心,不仅帮我们办理各种手续,还提供一些日常办公用品和糖果。此外,她们还掌握着每位教授的日程表,比如我想和自己导师安排一次会议,就可以在秘书处查看他的日程表,然后由秘书发送邀请。
3ME教学楼的开放时间是早8点到晚7点,即便是开通了特殊权限,最晚也只能待到10点,周末更是大门紧闭了,想加班都没门儿。大家不仅工作时间自由,而且工作地点也很随意,有需要的甚至可以选择在家办公。所以在和导师约定会议时间的时候,他们还会先询问你那个时间会不会在学校,即便你不在也没关系,更不用做任何解释,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查问,完全尊重你的隐私和自由。
3ME学院
午后的图书馆
我的国外导师非常忙,每天都能看到他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即便消防演练时大家被迫离开工位到大楼外等候的时间里,你也能看到他捧着笔记本在那里工作。我在学习他20年前开发的上肢骨骼肌肉模型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他还特许我可以随时敲门,在各种会议之间给我安排个5分钟的问答时间。而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对模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我问一个问题,他很少直接回答,而是给我讲另一个问题,讲完之后我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关于棒球投掷动作分析项目的会议里,我很少能插上话,外国导师和博士后讨论的内容经常跑题,原本我们分析人的动作,他们却对球的运动格外感兴趣,我的思维根本跟不上他们的跳跃。所以每次会议下来,我的问题依然还是我的问题,这也是让我一直很苦恼的事情。但我能看到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外国导师眼睛里闪烁的光芒,能感觉到他是真的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而这也是科研的乐趣所在。
Zaruatz冲浪营
交流期间,喜欢运动的我还加入了学校的体操社团,让27岁的老胳膊老腿儿开始旋转、跳跃,摸爬滚打中竟也学会了倒立、前滚翻、侧手翻一些体操的基本动作。社团里基本上都是荷兰人,所以在训练和宣布一些事情时都使用荷兰语,大半年的时间下来,通过一定的自学和简单的情境,我也基本上可以猜出他们在说什么了,偶尔还能蹦两句荷兰语,获得小伙伴们的点头称赞。这里的社团生活非常丰富,我不仅参加了内部的男女混合项目比赛,比赛过后的狂欢Party,还跟大家在体操大厅打地铺,去海牙沙滩晒太阳,甚至跑到西班牙海边冲浪露营一个礼拜。我想和这群年轻有活力的小伙伴一起训练,一起玩耍的社团生活将是我离开后最为怀念的。
除了社团生活外,我也很喜欢参加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还可以在交流中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想法。在一次主题为亚洲文化的活动里,我还作为“饺子专家”,给大家讲解中国饺子的文化和制作,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我也为自己国家的文化和食物能得到外国友人的喜欢而感到开心和自豪。
饺子介绍
包饺子
还有一件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的事情是,能够和大学时的闺蜜在荷兰重聚,履行大学毕业时的约定:五年后再在一起旅行。她们现在分别住在德国、美国和香港,所以如果我没有来荷兰访学,这次相聚对我来说就很难实现了。相聚的短短一周内,我们一共去了三个国家,旅行虽然非常辛苦,但我们依然感到很幸福,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大学时的青葱岁月。
闺蜜5年前后的对比
回望自己这一年的生活,也曾经历过找房子搬家的痛苦,等待体检结果的煎熬,科研进展不顺的焦虑,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还有各种不愉快的琐琐碎碎,但这一切似乎都缩小成了一个点,而所有的美好都被无限放大,让我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喜爱和不舍。不管怎样,我相信自己这一年所看到的和经历的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而我也会带着这部分继续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孙利鑫,传感网络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2012级硕士,2014年转为博士,导师孙应飞教授。研究方向为人体上肢的神经肌肉骨骼建模和模拟。在学期间获得2012年大学生奖学金,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传感网络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SNARC)成立于2005年12月,致力于贝叶斯网络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应用上力求突破创新。研究方向包括多目标跟踪、身体传感网络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其应用场景主要有:多目标检测与跟踪、基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人体运动信息捕获、有情景信息融合的穿戴式人体健康监护系统和交互式数字康复系统等。中心成立数年间,已成功研发了第一套有情景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国内第一套基于微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等,提出了国际领先水准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并形成了一整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理论框架。
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包括吴健康教授,孙应飞教授,黄志蓓副教授,叶世伟副教授,以及17名在读研究生。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