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电子学院“五月的鲜花”舞台剧《爱,不释手》的剧本创作过程

  • 日期:2014-05-26
  • 2851

       2014年5月24日下午,雁栖湖校区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正式开始。电子学院《爱,不释手》的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令舞台剧自一开始就牢牢的抓住了在场观众们的心。当进入到最后一个场景前的换场部分时,黑暗中的爆炸声音效令观众的心为之一震,随着灯光亮起,飞机坠毁后的场景呈现在舞台上。而当战士与学生们发现郭先生临难前不忘和警卫员抱在一起保护住了重要实验数据后,所有人都陷入到悲伤的情绪中。

       戏中戏的结构设计是本剧的一大亮点,也是剧本中的难点。早在筹备阶段,参与讨论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认为,想要在十五分钟将郭永怀先生的生平完全展示出来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仅仅选取郭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会造成演出的跳跃性太大,也不能将郭先生完整的介绍给观众。如果采用戏中戏的方案,增加一段演员排练的故事,不但可以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进一步介绍郭永怀先生,而且能够展现当代知识青年的风采。然而在实际的剧本创作和排练过程中,表现“排练”的这一部分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时间上的处理既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到后面的舞台呈现部分的演出效果,也不能太短,这样不足以介绍清楚郭永怀先生。而在矛盾处理上,如果引入过多的矛盾会导致喧宾夺主,而矛盾少了又会使这段显得过于乏味。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只能一边排练一边摸索,尝试什么样的效果最好。第二场的故事就这么一边排一边改,前后一共经历了四个版本,实际上直到演出前一天剧本还有改动。第二场的演员们经常是今天背好的台词,明天就得更改,重新来过,但这些都没有难住同学们。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的第二场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数学院的观众李论同学说他觉得第二场的设计确实非常新颖,感觉很巧妙。

       最终确定的剧本结构共分为4场——第一场描述了1956年郭永怀先生在美国期间历尽FBI多次排查,宁肯烧掉多年的研究手稿也要执意返回祖国的故事。第二场为观众们呈现了话剧排练过程中导演和演员说戏的场景,借场上“导演”和“演员”之口对郭先生生平经历做了简介。第三场讲述郭永怀先生在研发两弹一星期间,身为航空领域的专家,在明知我国当时飞机事故频发,却为了节约工作时间坚持坐飞机往来于青海基地和北京的故事。第四场则正面呈现郭永怀先生飞机失事的危急时刻不忘用血肉之躯保护重要数据文件的感人事迹。

       在演出的筹备阶段,张启龙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把像郭永怀这样的科学院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排演出来,介绍给如今的国科大学子们。参与到筹备会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一次演出,更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编剧王喆文同学说,郭先生他们这一代人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需要我们当今的青年人铭记他们的精神,写《爱,不释手》的剧本正是希望通过一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郭先生的事迹,做到这样一种传承。导演黄毅伟同学说,他曾对演员们说过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做一件有意思并且有意义的事情,今天的演出实现了这个愿望,短剧的名称中“爱”的对象是我们的祖国,爱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他更希望所有观演的同学们能够真正有所思有所感,在未来的时间中实践爱国,共同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