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 Explorer is missing updates required to properly view this site. Click here to update…
  •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da)启(kai)用才能正常访问!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工程学院

    • English

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新授课教师课前试讲交流活动圆满完成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何燚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5年1月22日
点击数:884

  2025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简称“电子学院”)精心组织了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新授课教师课前试讲交流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学名师组建了评审小组,由电子学院副院长孙应飞教授担任组长。本次试讲交流活动由学院科教办主任卢葱葱主持。

 

  孙应飞副院长致辞教学名师表达了诚挚感谢,张德生副主任进行了教学管理工作汇报,旨在帮助新授课教师快速熟悉教学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春季学期新授课的8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每位教师准备2个试讲模块,由评审专家现场选择其一进行试讲。新授课教师依次登台,结合课程内容,借助PPT、板书等教学形式,生动地进行课程试讲与教学演示。专家们认真聆听授课教师的试讲,仔细审阅教案、课程大纲等材料后,从授课技巧、课程设计、思政教育以及PPT制作等方面,为试讲教师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交流环节,试讲教师与专家们展开充分互动。试讲教师纷纷表示,专家们的建议让他们受益匪浅,后续将认真按照建议改进教学。

  电子学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坚持严把教学质量关。作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课前试讲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新授课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增强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同时也提供了与知名专家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学习的机会,更有助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中丹学院管理人员赴电子学院交流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何燚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4年11月25日
点击数:1861

  2024年11月25日上午,中丹学院副院长、中丹中心中方主任胡正义教授、丹方主任Morten Laugesen博士一行3人访问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电子学院副院长孙应飞教授主持接待,秦飞教授及相关教育管理干部参加。

  孙应飞首先对中丹学院各位同仁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电子学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招生培养、科学研究等。

  胡正义教授和Morten Laugesen分别讲话,说明了此次交流活动的筹划原因和期待结果。胡正义介绍了中丹学院的基本情况,分享了中丹学院在国际化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Morten Laugesen对电子学院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表达了兴趣。

  双方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导师遴选、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自由讨论,探讨了潜在的合作领域和发展契机。

  秦飞陪同来访人员参观了学院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和发展规划。

  此次访问活动在友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双方均表示此次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学院与中丹学院能够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科研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何燚 图/李紫姣

热烈祝贺!我院多位教师荣获2024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奖项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4年11月08日
点击数:2098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建设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在此次评选中再创佳绩,3项教学成果入选:祁楠老师讲授的《非线性电子线路》课程荣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梁兴东老师讲授的《毫米波无线感知》课程荣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件”;秦飞老师讲授的《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课程荣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

  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教师团队辛勤工作的认可,也是对电子学院贯彻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效的肯定。近年来,在电子学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教师及科教成果不断涌现。今后,电子学院将结合优质课程等系列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优秀教学项目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与发展创新,为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子学院成功举办关联和拓扑量子输运研讨会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4年11月12日
点击数:2336

  2024年10月8-10日“关联和拓扑量子输运“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简称“电子学院”)和物理科学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电子学院朱振刚教授作为组织者致辞,表达了对与会人员诚挚的欢迎。

 

 

 

  关联和拓扑效应是近年来量子输运领域关注的前沿研究焦点,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对发展基本理论,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期间,济南大学侯栋教授和复旦大学张志帆博士后分别做了题为“基于级联运动方程组的动力学平均场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和“两能带石墨烯中无序对贝里曲率和量子度规的修正”的精彩报告。多位研究生围绕开放量子系统理论、量子耗散理论、以及拓扑相关输运汇报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严以京教授、复旦大学郑晓教授、济南大学侯栋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吉轩廷博士、王援东博士等老师针对报告具体内容,充分点评了学生们的研究工作,并做出启发式建议。会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会议不仅是知识共享、思想碰撞的平台,也是开启多校科研合作交流的珍贵契机。通过科研同行的交流互动,互鉴互学,不断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喜报】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张小松荣获 2024 年度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4年9月25日
点击数:3635

  日前,中国科学院公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2023届毕业生张小松凭借学位论文《视觉目标高效分层表征与检测方法》获得该项荣誉。

  张小松,2023年6月毕业于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导师为叶齐祥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目标检测,现就职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博士期间针对目标、尺度等监督信息不完备的视觉检测难题,提出目标-特征的自适应匹配(Leaning-to-Match)机制,打破了传统的特征固定对齐模式,实现了目标场景向新难场景、规则网格向非规则轮廓目标的特征泛化。Leaning-to-Match方法已成为本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相关成果应用于我国最新型号遥感卫星,支撑课题组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迄今为止,在NeurIPS19、TPAMI22、ICLR2023、ICCV2023等CCF-A类会议/期刊发表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共同一作论文5篇。单篇论文被引用550次,学术总引用1320次。在校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举办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2. 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新授课教师课前试讲交流活动圆满完成
  3. 电子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与怀柔六小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4. “中秋印象,盈满未来”——电子学院2023年中秋文化节纪实

第 28 页 共 166 页

  • 开始
  • 上一页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下一页
  • 最后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新浪
  • 百度
Copyright ©UCAS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京ICP备0701795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