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 Explorer is missing updates required to properly view this site. Click here to update…
  •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da)启(kai)用才能正常访问!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工程学院

    • English

马普所Parkin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作学术报告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5年4月01日
点击数:844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2025年3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朱振刚教授作为主持人邀请了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所长Stuart S. P. Parkin教授作题为《Racetrack Memory 5.0》的学术报告。

  Parkin 教授从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历程开始,讲解了磁存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报告第一代赛道储存到第四代赛道储存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参会的学生老师和 Parkin 教授一起,围绕赛道存储器的实用性、如何定点存储、焦耳热及与斯格明子存储器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参会人员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顾波长聘副教授,安徽大学马天平教授,Parkin 教授的博士后房驰等人。

  Stuart S. P. Parkin 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所长,也是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其研究内容包括自旋电子物理学、氧化物薄膜异质结构、拓扑金属和奇异超导体等凝聚态物理课题。Parkin 教授是著名的国际级科学家,获得过诸多大奖,包括美国物理学会国际新材料奖(1994年);欧洲物理学奖(1997年);2009年IUPAP 磁学奖和尼尔奖章;2012年冯希佩尔奖(von Hippel Award);2013年伦敦天鹅奖章;芬兰技术学院颁发的千年技术奖(2014);并因其对三类不同的自旋电子存储器的研究获得2021年费萨尔国王科学奖等等。Parkin 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伦敦)等八个国家级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当选研究员/会员。Parkin 教授至今发表了超过670篇论文,被引用量近十万次,H 因子达到138,并拥有超过123项专利,被Clarivate评为2018-2022年“高被引研究者”。 

 

文 朱振刚 李和林

图 李和林

   

叶齐祥教授、万方副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新闻动态
日期:2024年7月05日
点击数:8178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清华大学季向阳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叶齐祥教授、万方副教授团队完成的“视觉空间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成果简介:视觉空间计算涉及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空间几何等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空间目标对象“是什么”、“在哪里”、“往哪去”的问题,是航天航空、智能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中新一代空间交互引导重大应用的核心技术。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支持下,项目团队围绕复杂多样环境下视觉表征、位姿测量与追踪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创新:形成了视觉空间计算技术体系,研制了系列装备。经济、社会与国防效益显著。


生物电子学:智能生物传感器与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实验室/研究中心
日期:2014年6月13日
点击数:271

生物电子学:智能生物传感器与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学术研究
日期:2014年6月13日
点击数:5385

400&&300&&1&&116725a7-b4aa-48b3-a602-9de92e6e0309

电子学院博士生陈轩昂获得国际学术会议SIGIR 2021最佳短论文奖

  • 打印
  • 邮件
说明
作者: 解学辉
分类:学术快讯
日期:2021年7月16日
点击数:24120

近期,第44届国际计算机学会信息检索大会(The 44th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 2021)于2021年7月11日-7月15日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召开,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生陈轩昂获得最佳短论文奖。

ACM SIGIR是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IR)方向最权威的国际会议,会议专注于文本推荐、检索、语义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此次SIGIR 2021大会共收到了720篇长论文和526篇短论文,其中有151篇长论文和145篇短论文被录用,录用率分别约为21%和27%。

在14日凌晨,本次SIGIR 2021大会公布了最佳论文、最佳短论文、时间检验奖等多个奖项。其中,最佳短论文奖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电子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轩昂(一作)获得。获奖论文题为《Contextualized Offline Relevance Weighting for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Neural Retrieval》,共同作者分别为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苯教授(共同通讯)、前亚马逊(现谷歌)数据科学家回恺博士、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王怡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孙乐研究员、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孙应飞教授(共同通讯)。

 

图1:SIGIR 2021最佳短论文获奖证书

论文简介:在线搜索延迟(online search latency)是在检索应用中部署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如BERT)的一个主要瓶颈。我们受到文档扩展技术(基于transformer模型)最新成果的启发,提出了一种以大量伪查询(pseudo-query)和近邻文档(neighbour document)的离线相关性评分换取在线效率的神经检索框架。具体而言,我们利用强大的BERT排序模型对语料中每个文档生成的伪查询与其对应收集的近邻文档之间进行了离线相关性评分,并且在线检索时只需进行输入查询和种子文档(seed document)的伪查询之间的匹配,以此提高检索的效率。那么,在在线检索阶段,传统的查询-文档匹配(query-document matching)将被简化为成本更低的查询-伪查询匹配(query to pseudo-query matching),并根据预先计算好的近邻文档快速召回出相应的文档排序列表并返回给用户。在MS MARCO检索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在线效率和有效性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论文地址:https://dl.acm.org/doi/10.1145/3404835.3463073

  1. 电子学院在弱监督视觉建模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 国科大电子学院与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开发实验室三名同学参加IEEE ICCV国际会议
  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开发实验室一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ICCV2017录用

第 1 页 共 164 页

  • 开始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最后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新浪
  • 百度
Copyright ©UCAS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京ICP备07017956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635号